最後更新日期:2020年06月13日
我們跟錢的關係是從哪裡開始的?為什麼有些人很有錢?為什麼多數人都希望能更有錢?貧窮真的會降低智商嗎?
破解金錢幻術的15堂課,想知道存錢要用撲滿比較好還是存摺比較好嗎?快進來上課囉~
小編最近透過追蹤的理財YOUTUBER推薦而認識了這本書《為什麼撲滿比存摺容易存到錢?》
裡頭有15個單元,透過263個日常實驗結果來告訴你
如何用心掌控錢,不再被錢控制住心。
書中結尾總共給你32個理財秘訣
那小編先幫你挑出10個,小編自己私心想收藏的秘訣
1準備刷卡時,先想像你從提款機領出這筆錢後,還想買的話,再刷!
在之前的文章裡小編就有提到
付現金有種痛感而刷卡則是充滿快感。
【理財新手請進】開啟富腦袋,從大負債變小富婆
不是一定不能買,而是先確認這次消費是否為「衝動型」
2想要吃得健康,購買零食請付現
跟第一點的原因類似。
研究結果也指出刷卡消費的人比較容易衝動購買不健康的食物(例如糖果巧克力)
「非接觸式」或「感應式」的交易容易使我們的腰圍變大,荷包變小。
3不要每次買彩券都買一樣的號碼
原自於我們對「賠錢的痛恨」
在這裡小編先做一個小測驗
假如你今天玩遊戲贏得$1000,你有兩個選擇
1拋一次硬幣,決定是否可以再贏$1000+前面贏的獎金
2不拋硬幣直接獲得500+前面贏得獎金你要選哪個?
選好了嗎?選好了再繼續往下看
小編再換個方式問,
這場遊戲你贏得$2000,然後一樣有兩個選擇
1 拋硬幣,決定能否保住$2000或是輸一半
2不拋硬幣,直接交出$500
你的答案還跟剛剛一樣嗎?
其實兩種方式拋的結果與不拋結果都是一樣
為什麼我們的思考就不一樣了勒?
這種行為叫做「趨避損失」
我們都愛獲利,討厭虧損。
第一種問法是以「獲利」的角度
你本來就有$1000,然後給你一個無風險多得$500的機會
第二種問法是以「虧損」的角度
你本來就有$2000,現在有人要你交出$500
而這種感受不是人類的專利,是透過演化而來的,也就是說猴子也討厭損失的感覺。
回歸正題,為什麼彩券不要買同一個號碼?
你想想若是你每次買都沒中,偏偏那一期忘了買
先不管開獎後的結果,你自己就會先一直耿耿於懷”若是這期中獎了的心理失落感”
4挑選吃到飽餐廳時,不想吃得太痛苦,就選貴的那間
源自於”確認偏誤” 小編自己訂為”價格迷思”
我們都知道吃到飽餐廳總是使人不自覺就吃太多,盤子上就是要裝一大堆不搭嘎的食物,才會覺得划算。
也知道價格便宜的吃到飽餐廳食材都是便宜的,所以要吃到超撐才罷休。
也會認為價格高的餐廳無倫是食材、環境、服務品質都比較好。
所以縱使整餐只給你一小片肉,一顆馬鈴薯、一點點沙拉就要收你$XXXX
你都會相信分量剛剛好。
5購買某商品時,店員推薦你三種價位選擇,不要被最貴的引響而選了中間的。
先想像該商品放在家裡的樣子。
來自於”妥協效應”
想像你正準備要到店裡買一台筆電
挑了很久才塞選出最後3台來做比較
第一台:出色的設計及規格,但價錢遠超出你的預算
第二台:價格是你預算的一半,但記憶體較小,外觀也看得出較粗糙
第三台:價格稍微超出一點預算,但外觀明顯比第二台好,記憶體也比較大
請問你要買哪一台?
實驗結果,多數人覺得第三台是最合適的選項。
也許吧,但那並不是個好的決定,因為結論還是超出預算阿
而且還沒有第一台來的好看來的好用呢。
妥協效應涉及了趨避損失的心態。
高檔貨最好,但就是太貴了。
便宜貨雖然價格可愛,但缺點是品質低劣。
相對中價位雖然比不過高檔貨,但也比便宜貨好多了。
而得出的妥協成果,我們寧可不要優點但也不想要損失。
但還好,我們不會因為妥協的結果覺得遺憾(除非出了大問題)
主要是因為我們在店家傷透腦筋,但買回家後發現沒有相同的商品可以比。
而這台電腦也滿足了你對電腦的需求,就不會去想起那台沒選中的電腦了。
6議價時,搶先對方說出你的報價(除非你對行情一無所知)
出自於”錨定效應”
錨定點威力之大。
只要先給人們一個數字,無論是電話號碼、生日、溫度…
都會影響到那個人當時對任何東西的估價值。
保持優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由我們來決定定錨點。
如果你是賣家就把定錨點提高,比較有可能賣到你心目中的價錢。
7絕對不要花錢請朋友幫忙
研究顯示
你的謝意中一但加入金錢,就會改變你和友人之前的互動性質。
對方會開始以市場行情的觀點來看待這件事。
比較好的做法是送朋友一個小禮物(例如一些餅乾)或是請他們吃一頓。
8像富人募款時,直接說這是捐款,不要暗示這是某種投資
研究顯示:富人沒有特別大方也沒有特別吝嗇。
如果你像他們暗示這是一種投資,他們會馬上切入商業模式來衡量這件事。
一般大眾不是很擅長判斷災難過後有多少需求。
民眾捐款金額常看,死亡人數多寡而不是看生還人員多少。
9如果你想花錢買快樂,要把錢花在經驗上,而非物質上
小編OS:如果我有一筆準備犒賞自己的錢,我會把它拿去玩高空彈跳,而不會拿去買一件名牌外套。
因為高空彈跳的經驗我可以回憶一輩子,外套也許只能穿幾年。
等到它破了舊了髒了,我就會把它丟掉,然後就遺忘了。
10每個人對每件事都有不同的心理帳戶
最後一點,再分享一個小故事的兩種狀況
這可是行為經濟學的經典。
假設今天你準備要去看點影
狀況1:已花$200買了一張票,但要入場前發現票不見了
你會再從錢包裡拿出兩百再買一張進去看點影嗎?還是放棄不看要回家?
狀況2:進場前準備買票,打開錢包發現居然$200不見了
你會改成把卡拿出來刷$200來買票嗎?還是放棄不看要回家?
結果論兩者都是一樣要花$400才能進場看點影
但兩者的結果卻大不相同
狀況1的你可能會選擇回家
而狀況2的你可能會鼻子摸著拿出信用卡
原因就出在我們”心理帳戶”的不同
電影票的錢來自於「娛樂」的心理帳戶,再買一次感覺太奢侈了
而錢包的現金來自於「通用」的心理帳戶,既然帳戶裡還有錢可以使用,那刷卡買票好像也沒什麼了。
總結
先感謝讀者大大們願意看到這邊,因為說實話這不是一本易讀的書也不太適合理財初學者。
自認為愛看書的小編也是花了一個星期才讀完,雖然燒腦但覺得收穫滿滿。
書中還有很多內容是一篇文章講不完的(族繁不及備載的概念)。
所以有興趣的讀者們還是建議自行去購買來閱讀
《為什麼撲滿比存摺容易存到錢?》
小編這邊只是稍微整理而已~
相關閱讀:
大家都看過「富爸爸,窮爸爸」,那你為什麼還沒成功?
最後來看一個殺蛙蛙撲滿的療癒影片 XD
聽到硬幣嘩啦啦的聲音,小編表示療育~
讓小編也想趕快體驗殺豬公的樂趣(對,就是標題圖片的那隻)
但似乎還有好長一段路要存 XD
如果文章對你有幫助的話
也在下方幫小編拍5下手吧~~~ 人´∀`)
讓小編知道你喜歡這類文章
才能繼續寫出這類型的文章唷~
(若還不能按的話,先點進去免費註冊完就可以拍了唷~)
喜歡的話也可以按 Ctrl+D收藏~
再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你身邊需要的朋友吧~
我是阿鹹
我在「鹹式生活」
與你分享關於投資理財 自我成長的生活大小事
想追蹤更多第一手消息歡迎追蹤我的IG
4 thoughts on “【理財】破除金錢幻覺得15堂課,為什麼撲滿比存摺還容易存到錢”